首页 > 生活问答 > 仁者乐山上一句(《论语》之智与仁)

仁者乐山上一句(《论语》之智与仁)

【原文】

6•23 子曰:“知(1)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智慧的人喜欢水,仁德的人喜欢山;智慧的人好动,仁德的人好静。智慧的人快乐,仁德的人长寿。”

【评析】

本章是夫子对智者和仁者的精彩论述。

(1)知:同“智”,指智慧。

夫子以具象的山水来形容仁与智,可谓既形象又生动。从而以山水的天然特征来比拟仁者、智者的品格性情,层层递进,脉络分明。

智与仁,是《论语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,夫子对此多有论述。《里仁·第四》篇里,夫子说:“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仁德的人安于仁道,智慧的人利于仁道。《子罕·第九》篇里,夫子说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。”智慧的人不迷惑,仁德的人不忧愁。《卫灵公· 十五》篇里,夫子甚至认为智于仁是为政者安邦治国的必备品质,提出“知及之,仁能守之。”以上可以看出,无论对于智还是仁,夫子都持以肯定的态度,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之分,就像他在《周易·系辞》中所言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”

有关本章的含义,大儒朱熹的论述深得要旨。他说:“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,有似于水,故乐水。”智慧的人通达事理,如同永不停滞的流水,所以喜欢水的品质。“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,有似于山,故乐山。”仁厚的人安于事理,如同厚重永恒的大山,所以喜欢山的品德。而纵观夫子的一生,在他的身上,既可显山也能见水,彰显了仁与智的完美结合。

水好动,夫子“好学不倦”、“敏于事”;水快乐,夫子寓教于学 “乐亦在其。”;水通达,夫子同样不固执、不拘泥。他说:“可以共学,未可与适道。”可以一起学习的人,未必可以一起共道而行。夫子通达权变的态度,连后世的孟子也说:“仲尼不为己甚者。”夫子从来不做让自己感觉过分的事情。

而山与水不同,山的性格厚重、坚韧,永恒,这与夫子对理想的坚持如出一辙。《子罕·第九》篇里,夫子说:“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平地堆土,虽然只有一筐,我还要继续去做,因为这是我所坚持的。面对礼崩乐坏,瓦釜雷鸣,夫子完全可以与当时的隐士一起蛰居乡野,不问世事,做一个心冷的旁观者。但“克己复礼”的强烈使命,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责任担当,让他终其一生为之坚守,矢志不渝。

这样的执着就像流水,奔腾不息;这样的坚韧就像大山,亘古不变。

相关文章
女女开车车好快的车车(女女开车车好快的车车动漫介绍)
chartcontrol(chartcontrol 数据动态统计)
6分钟前地震最新消息(6分钟前地震最新消息6月20号泸州地震)
闪电侠第三季播出时间(闪电侠第三季播出时间是多少)
家有悍妻怎么破(家有悍妻怎么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)
孙莉个人资料图片(孙莉个人资料图片身高体重)